“每天要接送孫女4次,每次過來都能看到交警的身影,他們真的很辛苦,不論高溫日曬還是狂風暴雨,在保護學生安全和交通秩序維護上,他們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有他們在,我們很放心?!?7時40分,蔡先生來到梅江區(qū)風眠小學,正在等他的孫女蔡心菱下課。
從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市課后服務時間推行“5+2”模式,課后延時服務開啟后,上下學時段與早晚高峰重疊,給城區(qū)交通帶來了一定壓力。為有效緩解學校周邊的道路交通秩序,梅州交警通過實地調研、制定方案、聯動部門、抽派人員等舉措,有效緩解了上下學與早晚高峰重疊造成的交通“高壓”狀態(tài),學校路段車輛通行情況良好,未出現大面積擁堵情況。
護學力量增設緩解道路“晚高峰”
“這個路口不能調頭,請你往前面開,在圓錐桶盡頭位置調頭?!?7時50分,正值放學高峰期,從萬象江山地下停車場出來的小車欲在學校門口調頭,被正在執(zhí)勤的交警攔停。而同一時刻的梅江區(qū)風眠小學路口,正在路口執(zhí)勤的交警發(fā)現兩輛輕微碰撞的車輛后上前詢問、指揮,避免產生擁堵。
為應對“5+2”模式帶來的城市道路交通壓力,梅州市公安局在城區(qū)32個主要交通路口每班配備2名警力,他們主要負責維護校園門口斑馬線學生通行安全、指揮校園門口主干道車輛通行、處理緊急突發(fā)狀況以及疏導校園周邊交通擁堵等工作。與此同時,還聯合了教育部門發(fā)動老師、家長、志愿者積極參與早晚高峰的“護學崗”工作,集合社會力量全力以赴做好交通疏導和秩序維護。
科學合理規(guī)劃打通周邊“微循環(huán)”
梅江區(qū)元城小學位于嘉應東路與梅水路交匯點,車流量大、道路情況復雜。綜合參考以往各學校路段高峰時期路況及嘉應東路、梅水路的交通特點,梅州交警對該路段停車秩序進行了科學規(guī)劃?!拔覀冊趯W校兩側設置了摩托車停車位,對元城小學的地面停車場進行規(guī)劃,設置交通指示標識,引導接送學生的車輛從嘉應東路的入口進,從壹江南小區(qū)后門巷道出,避免車輛在學校周邊停滯、擁堵主干道的情況。”梅州公安交警支隊直屬大隊江南中隊中隊長楊超說。
為緩解學校周邊晚高峰道路交通壓力,梅州交警進行了前期調研和提前謀劃,對學校、環(huán)島、十字路交叉口等極易擁堵的位置,設置圓錐桶、警戒線,臨時限制車輛通行、單停單行,并設置專用接送通道,打通“微循環(huán)”路線進行疏導。與此同時,對易堵路段實施信號燈配時控制,并對家長反映的“停車難”路段,在距離學校半徑1公里的周邊開辟臨時停車點,并延長臨時停車時間至18時30分,有效緩解校園周邊道路嚴重擁堵的問題。
錯峰綠色出行全民參與“保暢通”
“我們開滴滴的最怕遇到交通堵塞,一堵就耗費油錢?,F在高峰時段的主要交叉路口都能看到執(zhí)勤指揮的交警,部分學校路段人車混行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車輛通行秩序也好很多?!本W約車司機林師傅說。
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梅州交警根據路面管理實際情況和放學時間的改變,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戰(zhàn)略方針,同時,積極與教育部門溝通協調,實施學校分區(qū)域放學、學生分時段離校,最大限度實現學生錯峰離校、車輛錯峰流轉,減少學校周邊道路通行壓力。
“我們學校實行錯峰放學,一二年級的低年級學生與其它高年級學生間隔5-10分鐘放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放學時間的車流壓力?!泵房h區(qū)新城中心小學老師廖玉萍說。記者在現場看到,每個時間段都有不同的班級走出校門,而接送家長的學生在接到孩子后也能迅速有序的離開,校園周邊的道路交通秩序在警民合作下,營造了良好的出行環(huán)境。
為營造良好交通環(huán)境與氛圍,市公安局還通過各種方式教育引導家長和學生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規(guī),倡議學生家長盡量采用步行、公交等綠色出行方式;交警部門啟動“鐵騎巡邏喊話”的執(zhí)法管理模式,對騎行共享單車走機動車道、行人不走斑馬線、騎摩托不戴頭盔等輕微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及時的糾正,大力營造全民自覺遵規(guī)行駛、有序出行的濃厚氛圍。為了保障綠色安全出行,交警部門還加強與交通部門的協調,縮短經過學校的公交車的發(fā)車間隔。
梅州日報記者:鄭煒梅
通訊員:謝瑜琳 馮盈
圖片:張勁夫
編輯:黃振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