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明媚陽光,穿過大街小巷,5月14日,梅江區(qū)特殊教育學校老師賴秋蘭、熊怡玲、黎辛舒一行人帶著教具和學習用品等來到特殊兒童輝輝、子由、非非家里,開展“送教上門”活動。
“來,跟著老師做?!痹?1歲男孩輝輝的家中,簡短寒暄之后,熊怡玲便開啟了當天的課程。輝輝坐在小書桌前,大大的眼睛滿是好奇。輝輝肢體協(xié)調能力差,說話也發(fā)音不清。針對輝輝的情況,熊怡玲等人設計出適合其的教學方案。她們陪伴輝輝認數字、辨顏色、玩游戲等。
在老師的耐心協(xié)助下,學生用肢體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老師握著學生的小手,一筆一畫練習寫字。
休息間隙,學生跟老師分享其各式各樣的小貼紙。
微笑、鼓勵、重復……輝輝跟著老師,努力張開嘴,伸展肢體。每完成一個動作,發(fā)出一個聲音,熊怡玲便會大聲拍手鼓勵。輝輝的父親在一旁欣慰地看著。
“子由,老師來了!”正在房間玩耍的子由,聽到熟悉的聲音,連忙跑出門口,與黎辛舒等人抱了個滿懷。一開始,子由情緒特別激動,不愿上課。黎辛舒便拿來顏色鮮艷的皮球和子由一起玩,慢慢地,子由融入到了游戲當中,時而拋球,時而接球。陽光照在子由洋溢著笑容的臉上,純真而美好。
學生沉浸在教學游戲中,窗外明媚的陽光照進來,她稚嫩的臉上滿是笑容。
“這次教我什么呀?”老師們來到了非非家,非非看到老師拿著的各色顏料,好奇地問道?!斑@次教你畫大樹!”看著孩子充滿希冀的眼神,賴秋蘭略帶笑意回答道。在一大一小的手中,“大樹”慢慢在紙上浮現……課程結束后,賴秋蘭還向每一位家長詳細了解孩子們近期的身體、生活狀況,提醒家長需要配合的相關事項。
手執(zhí)畫筆,老師與學生一同畫下一棵充滿生機的大樹。
“一路走來,孩子們從剛開始的認生,離我們遠遠的,到現在的活躍開心,主動坐到我們身邊?!辟嚽锾m告訴記者,她們欣喜地看見了孩子的轉變,看見了家長閃爍的淚光以及那份肯定。
一見面,學生便激動地緊緊抱住老師。
教學結束,老師與學生擊掌約定下次再見。
從2017起,梅江區(qū)特殊教育學校始終堅持“每一個特殊孩子都有享受教育的權利”,對因重度殘疾、多重殘疾而無法到校學習的兒童,開展送教上門活動。每次送教上門,老師都會根據兒童的情況開展不同的送教內容,帶去不一樣的驚喜。這些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樣,都是一顆充滿希望的種子,只是他們的發(fā)育時間較長,需要耐心培育。在教育的陽光雨露沐浴下,總有一天,他們也將開出燦爛的花朵。(文中孩子均為化名)
文/梅州日報記者:葉惠玲
圖/梅州日報攝影記者:高訊
編輯:黃振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