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梅州訊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6月3日下午,“愛尚漢劇·悅賞非遺”——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廣東梅州職業(yè)技術學院舉行?;顒油ㄟ^文藝展演、非遺體驗、有獎問答等形式,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傳承的濃厚氛圍。
展演現場,一曲廣東漢樂合奏《懷古》拉開了活動的序幕。隨后,《齊王求將》《海舟過關》《盤夫》《花燈案·觀燈》等廣東漢劇經典劇目片段輪番上演,博得陣陣掌聲。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參與展演的演員中,既有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的專業(yè)演員,也有來自廣東梅州市職業(yè)技術學院的中、高職學生。學生們表示,通過學習和排練,對廣東漢劇從最初的好奇到興趣越來越濃,不僅刻苦學好唱腔和身段等技藝,還了解到了廣東漢劇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知識。
“廣東漢劇距今已有多少年的歷史?”“廣東漢劇曾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什么花?”……在有獎問答環(huán)節(jié),主持人巧妙地設置了一連串關于廣東漢劇的問題,與觀眾們的互動趣味十足,現場氛圍熱烈,拉近了年輕學生們與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距離。在非遺展示區(qū),不僅有廣東漢劇七大行當的服裝展示,還有以廣東漢劇為IP設計的系列衍生品,例如上衣、帽子、扇子、筆記本等服飾和日常用品,深受年輕群體的喜愛。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文廣旅局指導,由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廣東梅州職業(yè)技術學院主辦。其中,非遺展示活動將持續(xù)至6月8日,集中展現廣東漢劇在新時代氣象萬千、蓬勃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推動非遺保護在學校這片沃土生根發(fā)芽,切實增強學校師生對非遺保護的參與感和認同感。
文/圖/視頻 梅州日報記者:何梓瑜
編輯:羅歡歡
審核:蔡顏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