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廣東省商務廳召開推進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工作媒體通氣會。記者在會上獲悉,截至5月26日,全省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銷售量為17.4萬輛,居全國前列,換新量約為上年度的3倍;累計使用補貼資金8708萬元,拉動電動自行車新車消費超4億元。
部門聯(lián)動全鏈條推進
今年1月,國家出臺加力擴圍實施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對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繼續(xù)給予補貼。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何軍介紹,目前,全省參與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活動的銷售企業(yè)或門店(含個體工商戶等)共6992家,具備資質的回收企業(yè)84家;開展宣傳推廣活動486場。
為推動消費者參與以舊換新,省商務廳牽頭抓好統(tǒng)籌協(xié)調,省工業(yè)和信息化廳、生態(tài)環(huán)境廳、市場監(jiān)管局分別抓好鋰電池健康評估及回收、鉛酸電池回收處理、生產銷售環(huán)節(jié)產品質量監(jiān)管等工作,省消防救援總隊開展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省公安廳交管局實施電動自行車網上注冊登記、簡化注銷登記手續(xù)流程、設立以舊換新綠色通道等便民措施,進一步增強消費者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何軍表示,接下來將依托銷售門店打造“一站式”消費場景,消費者只需1次到店,就能辦完舊車回收、新車選購、補貼申領、新車上牌申請(預約)等業(yè)務,提高以舊換新的便捷性。推動各地市組織銷售門店、回收企業(yè)聯(lián)合開展促銷活動,形成“國補+廠家補+舊車回收價”疊加優(yōu)惠,放大補貼效應,激發(fā)消費者換新積極性。
珠三角城市成效明顯
記者從會上獲悉,從換新數量看,廣東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上珠三角城市成效明顯,排前5名的地市分別為廣州3.8萬輛、佛山3.7萬輛、惠州2.9萬輛、深圳1.8萬輛、東莞1.6萬輛,合計約占全省80%。
為促進以舊換新工作順利開展,各地市結合工作實際,積極推出各類便民措施。廣州創(chuàng)新推出“電車專家服務端”報廢回收登記系統(tǒng),提升舊車回收效率;新車信息錄入通過“E碼通”掃碼獲取,提高信息合規(guī)性、準確性,補貼發(fā)放效率提升50%以上。佛山在全省率先探索開展“信用+消費品以舊換新”試點工作,依托“信用佛山”平臺,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一站式監(jiān)管機制?;葜葆槍h(區(qū))工作人員、銷售門店、回收企業(yè)開展以舊換新政策培訓,基本實現銷售門店“全覆蓋”,確保政策解讀“零偏差”。
“通過以舊換新,淘汰了風險隱患較高的老舊車輛,換購成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和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的新車,更好地保障了消費者用車安全,既促消費、又保安全,既助企業(yè)、又惠民生,既利當下、又利長遠?!焙诬姳硎?。
如何選購安全可靠的電動自行車產品
據介紹,國家新修訂的GB 17761-2024《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guī)范》(以下簡稱新國標)整車標準將于今年9月1日正式實施,9月1日前生產的舊標車在2025年11月30日前仍然可以銷售。目前部分廠商已推出了符合新國標要求的電動自行車,建議消費者優(yōu)先選購此類產品。
消費者可通過“一看、二掃、三查”三步法選購合規(guī)產品。
一看:查看電動自行車、充電器、蓄電池顯著位置是否印制永久性耐高溫的“E碼通”二維碼。若未發(fā)現二維碼,可直接向門店工作人員咨詢確認。
二掃:用微信掃描“E碼通”二維碼,核對掃描顯示的電動自行車信息與實物信息是否一致。若信息一致,則為合規(guī)產品;若顯示空白頁面或無對應產品信息,甚至無“E碼通”二維碼,說明生產企業(yè)未對該型號產品進行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需謹慎選擇或避免購買。
三查:分別掃描整車、電池、充電器上的“E碼通”二維碼,檢查三者信息是否完全匹配(如整車編碼、電池型號、充電器規(guī)格等),若信息不一致,應要求商家提供信息一致的產品,切勿購買拼裝或改裝產品。
南方網、粵學習記者 林珍
通訊員 粵商務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