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深圳地鐵開通20周年之際,5條地鐵新線(段)同步開門迎客。當天,地鐵3號線四期、7號線二期、11號線二期、12號線二期、13號線一期南段開通初期運營,新增里程約28公里。
至此,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達到18條,運營總里程595.1公里,車站417座。新線開通后,深圳地鐵線網(wǎng)密度達到0.30公里/平方千米,穩(wěn)居全國第一,預計路網(wǎng)客流吸引能力進一步增強,日均客流或?qū)⑦_到1100萬人次。
大批深港市民守候13號線開通
本次開通的各條線路中,最受深港市民矚目的是由港鐵與中鐵電氣化局共同營運的13號線一期南段。其南起深圳灣口岸站,北至高新中站,共設置7個站點,是連接深圳灣口岸至科技園片區(qū)的重要線路,讓深圳灣口岸成為第四個接通地鐵的深港陸路口岸,有助于緩解沿線的交通壓力。
現(xiàn)場可見,口岸與地鐵間接駁非常便利。深圳灣口岸站設置3個出入口,其中,C出入口步行過關僅需百米,耗時僅五分鐘。該線路有望促進深港兩地進一步融合、擴大消費和出行半徑。
早上八時許,深圳灣口岸站外圍已有大批深港市民等候。來自香港的龍姓小朋友仿造港鐵列車的樣式,自制一塊LED顯示牌。他說:“深圳地鐵13號線開通讓我真的很興奮,以后在深圳灣口岸就可以搭乘地鐵,去深圳任何地區(qū)都很方便?!?/p>
香港鐵路迷蔡先生表示,計劃在今天乘搭頭班車去高新中站,搭足13號線全程。“我覺得車站的外觀很熟悉,因為都是港鐵營運,而且一出關口就到地鐵站,換乘十分方便?!?/p>
深圳市民李先生則在10點左右抵達現(xiàn)場。他表示,自己外出旅行經(jīng)常選擇香港國際機場搭乘飛機?!耙郧拔乙谏钲跒晨诎哆^關,得先從附近的地鐵站出站,再打車過來,高峰期間,遇上塞車還要堵半天。深圳灣口岸站通地鐵之后,不用再折騰了?!?/p>
上午9時30分左右,13號線首通段線路正式開閘迎客。大批市民沖入站內(nèi),并涌上10時18分開出的首班列車。乘客可在后海、科苑、粵海門、深大換乘其他地鐵線,線路運營時間為6:30至23:00,單程運行時間約12分鐘。
港鐵深圳在深圳灣口岸站和后海站分別設置特色打卡點,立體列車車廂的造型復刻13號線列車,凸顯深港相連、逐夢灣區(qū)的主題,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打卡。此外,深圳灣口岸站還設置涂鴉長圖,以深圳和香港地標性建筑為主,市民可發(fā)揮創(chuàng)意自由涂鴉,勾畫兩地融合發(fā)展的美好祝愿。
據(jù)悉,13號線一期高新北站至上屋站區(qū)段正緊鑼密鼓建設當中,將延后通車,預計最早在2025年開通。而其二期分為南、北兩個區(qū)段,往南將延伸至東角頭,往北將延伸至光明李松蓢。全部區(qū)段建成后,該線路將成為深圳市中西部南北走向的骨干通道,南連香港,北接東莞,串聯(lián)起南山、寶安、光明等區(qū)域。
深圳地鐵新線補充中心城區(qū)東西向軌道交通廊道
另一邊廂,深圳地鐵集團也在福星站舉行新線開通儀式。這是繼2022年深圳地鐵“五線三樞紐”開通以來,再次迎來新線集中通車。本次開通的五條線路中,深鐵集團負責運營另外四條線路。
深圳地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任博介紹,新線開通后,與多條既有線路連通,進一步補充深圳中心城區(qū)東西向軌道交通廊道,同時為坪地、大學城等片區(qū)居民增添公共交通出行新選擇,對完善深圳軌道交通網(wǎng)格、服務沿線重點功能區(qū)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其中,地鐵3號線四期起自既有線雙龍站,終至坪地六聯(lián)站,線路全長約9.28公里,設置7座地鐵站。開通后,龍崗坪地片區(qū)從此告別軌道交通“空白”。同時,作為深圳東部軌道干線的3號線也迎來全線貫通,線路全長達到52.33公里,全程運行時間89分鐘,實現(xiàn)城市東部組團與核心區(qū)的快速聯(lián)系。
7號線二期起自既有線西麗湖站,終至深大麗湖站,線路全長2.22公里,設置2座地鐵站,將滿足大學城及塘朗片區(qū)軌道交通出行需求,促進西麗片區(qū)與深圳市域協(xié)同發(fā)展。
11號線二期起自既有線崗廈北站,終于紅嶺南站,線路全長約4.137公里,設置3座地鐵站3,此次開通崗廈北至華強南區(qū)間,紅嶺南站預計2025年開通。此次新線開通后,11號線可與12條線路換乘,串聯(lián)起寶安、南山、福田、羅湖、龍華、龍崗、光明、坪山八區(qū),實現(xiàn)深圳東西向發(fā)展主軸中心間60分鐘快速通達的目標。
12號線二期起自既有線海上田園東站,終于松崗站,全長約8.05公里,設置6站,將進一步增強深圳大空港與會展片區(qū)、寶安沙井松崗片區(qū)以及光明區(qū)之間的交通互聯(lián)。
智慧出行再升級 乘客體驗更絲滑
南方+從深圳地鐵集團獲悉,新線建設充分考慮市民乘客的出行要求和習慣,將車站出入口布設盡量靠近公交車站或現(xiàn)有市政設施,借助地鐵的建設完善周邊的交通服務水平,構(gòu)建地下、地上均可通行的條件。
例如,11號線的福星站距離三甲醫(yī)院中大八院僅一步之遙。家住福永的賴大爺表示,去年在中大八院胸外科做肺癌切除手術后,定期要到醫(yī)院復查,接受免疫治療?!拔颐看巫≡簬|西大包小包的,以前總要讓小孩請假開車過來,現(xiàn)在好了,出門坐地鐵,50分鐘直接就到醫(yī)院!”
與此同時,深圳地鐵在智能客服、視覺導行方面也做足功課,全面升級智慧便民服務。
例如,地鐵方面全面引入國內(nèi)首創(chuàng)的最小“1米閘機”自動售檢票系統(tǒng),乘客進站更加“絲滑”。該設備搭載生物識別、視覺通行等功能,可實現(xiàn)“刷掌”“刷臉”過閘。
配備新一代開放式智能客服中心也從此上線,設置自助服務區(qū)和低工位特殊服務區(qū),提供的“AI數(shù)字員工客服”和“遠程客服坐席服務”,乘客可自助完成信息查詢、智能支付、票卡處理、生物識別注冊等多項業(yè)務,辦理更快捷,其55寸超大觸屏對老年乘客更加友好。
在站臺候車時,乘客還可通過車廂擁擠度智能顯示系統(tǒng)直觀查看高峰時段車廂客流情況,擁擠程度一目了然。
為進一步方便口岸通關乘客和外地來深旅客,11號線二期引入國內(nèi)首創(chuàng)的虛擬票售票機,乘客只需選擇起終點站并完成支付,即可憑自動生成的二維碼刷碼過閘。不僅為乘客省下購票時間,還可減少票卡流失、降低管理成本。
此外,新線所有車站均配置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設備,同時建有愛心服務區(qū),配備藥箱、百寶箱,提供藥品、棉簽、針線、糖果等應急物品,以備乘客不時之需。
撰文:李嘉耀
攝影: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