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23日,來自我市及周邊地區(qū)的37名小記者與生物學教授和北京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同行,共同參加梅州日報小記者2021夏令營,開展為期6天5晚的探索自然之旅。
夏令營活動豐富,梅州日報社專業(yè)記者為小記者們開展新聞采訪培訓,提供新聞寫作及新聞實戰(zhàn)指導,小記者們還走上街頭進行實地采訪,切身體驗如何成為一名優(yōu)秀記者。在生物學教授帶領下,小記者們先后來到嘉應醫(yī)學院人體生命科學館、梅州南壽峰旅游景區(qū)探索人體的奧秘,進行植被大調(diào)查和動物探秘,孩子們走出課本,走進自然,體驗神奇的大自然……
采訪與寫作是記者的基本功?!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這次的小記者活動中,包含大量現(xiàn)場采訪的機會,為的就是要磨練同學們的采訪和寫作技能。我們特挑選部分優(yōu)秀作品進行展示,借此機會鼓勵更多小記者多觀、多寫、多實踐。
自然之旅
江南育才小學 502班 池天策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由“梅州日報”組織的夏令營活動,這次夏令營總共有六天五夜,期間,我們不僅學習到了很多知識,還玩得特別開心!
第一天,我們參觀了嘉應醫(yī)學院的人體標本室和梅州日報社的新媒體中心;第二天和第三天我們分別在文化長廊和平遠自然保護區(qū)觀察了植物,還感受了玻璃棧道的壯觀和時空隧道的光影變幻,以及陸龜?shù)暮┖窨蓯?、紅軍政治學校的革命情懷;第四天,我們在大寶山火龍劇場觀看了讓人嘆為觀止的燒火龍表演;而第五天,則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天。
小記者們圍在一起觀察陸龜吃食
這一天,老師帶我們來到了大寶山執(zhí)行捕捉、觀察昆蟲的任務。任務還沒開始,幾名成員就已經(jīng)攥緊工具躍躍欲試了。老師還讓我們來了一個小比拼:哪個隊先收集到十種葉子、十種昆蟲和五種花,哪個隊就獲勝。老師一聲令下,比賽正式開始,六個隊伍一起沖向了水池旁。
水池的上空飛著許多紅蜻蜓,于是我大喝一聲,舉著網(wǎng)沖了過去。被我這么一嚇,蜻蜓們驚得一下子就飛走了。第二組的一名成員沒有像我一樣大叫著沖過去,而是盯緊了一只停在模型上的蜻蜓,神不知鬼不覺地繞到了背后,大網(wǎng)一揮……等我們回過神來時,蜻蜓已經(jīng)被他罩在了網(wǎng)下。
小記者走進“昆蟲世界”,實地觀察自然生物
剩下的蜻蜓見到這種情形,都變得更警覺了。為了節(jié)省時間,大家都放棄了捕捉蜻蜓,加快步伐來到了擁有豐富植被的長廊。吸取了捕蜻蜓的教訓以后,我不再大喊大叫了,而是集中精神觀察起了路旁的植物。大約過了五分鐘,我終于在一大片枯葉中找到了一只正在曬太陽的棕色蟋蟀。為了不驚動它,我踮著腳尖,躡手躡腳地走了過去,像極了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小偷,蟋蟀全然不知我已經(jīng)在它身后了。這時,我慢慢抬起手中的網(wǎng),用盡力氣向蟋蟀網(wǎng)了下去。頓時,大片的枯葉被震得四散飛去。四周平靜以后,我往網(wǎng)里定睛一看,那只棕色的小蟋蟀正在網(wǎng)里活力四射地跳躍呢!最終我們團隊在互相幫助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快樂充實的六天一下子就過去了,在玩耍中,北大學霸鄒子意老師還教給了我們很多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我不僅學會了自己洗衣疊被,還增長了很多關于動植物的知識,令我對大自然的熱愛更深一層,最重要的是我們還懂得了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南壽峰科普之旅(片段)
梅江區(qū)江南育才小學 三年級 張熙垚
上午8時,我們乘坐大巴車前往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南壽峰,感覺坐了好久的車才到達目的地,一下車,就有濃濃的藥香撲面而來。在植物分類專家楊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首先來到南藥文化長廊,那里有藥物種類繁多,楊老師為我們介紹了植物學的基本知識、常見的中草藥及其藥用價值,讓我們懂得了各種中草藥的知識。比如說,積雪草有止咳的作用;而刺瓜和土人參,則有化痰的功效。有些藥物須合成使用,才有治病功效,你見也沒見過,聽也沒聽過。藥物的奧秘跟人體的奧秘一樣,無窮無盡。我非常喜歡那里,因為那里就是藥物的“天堂”。后來,我們還制作了植物標本,有的是用金剛藤制作的,有的是用積雪草制作的,還有的是用蜈蚣制作的,而我是用半葉邊制作的。我們制作的標本非常美麗,帶隊老師夸獎了我們,大家都興高采烈。
小記者認真聆聽植物科普
南壽峰之行,讓我受益匪淺,不僅增長了植物學和動物學方面的知識,而且了解了中草藥的奇特功效,特別是感受了科技創(chuàng)新的魅力。而通過創(chuàng)新,還能讓中草藥變得更有價值。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創(chuàng)新是人類發(fā)展的推進劑,因為創(chuàng)新,世界才變得越來越美好。
第一次夏令營(片段)
梅江區(qū)鴻都小學 505班 李洛琳
在南壽峰,我們勇敢探索有“天使之吻”的玻璃橋,對于我有恐高癥的人而言,這真的是個大挑戰(zhàn)。即使我走在邊上,依然能看到腳下的萬丈深淵,讓人頭皮發(fā)麻。從玻璃橋下來,平復一下緊張的心情后,我們來到了植物保護區(qū),在這里我們了解到止血化瘀的植物有蘇木、丹參、川芎、益母草等等,動物標本有梅花鹿、狼、長頸鹿、華南虎。
小記者們勇敢走上玻璃橋
第三天,我們來到了平遠龍文—黃田省級自然保護區(qū),這里保存著大面積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棲息著廣東數(shù)量最多的鴛鴦越冬種群,是粵東地區(qū)野生動植物的理想家園和天然綠色氧吧。在保護區(qū)工作、調(diào)查多年,是動植物學專家的陳老師,在他的講解下,了解到黃田保護區(qū)里的動植物以及在保護區(qū)發(fā)現(xiàn)的稀有動植物。在這里我們還知道了有漂亮羽毛的是雄鳥,而羽毛沒顏色的是雌鳥。
快樂的夏令營
城北鎮(zhèn)中心小學 302班 張琪格
7月18日早晨,媽媽把我送到夏令營的集合地點,我找到自己的隊伍,坐了下來,開始聽老師們說話,這個夏令營有六天五晚。等開完會了,我們就坐上了大客車,前往嘉應醫(yī)學院參觀了人體各個部位,學得了很多知識。當天晚上,我們?nèi)h室開會,老師重點講了學習方法。
第二天,我們?nèi)テ竭h龍文一黃田自然保護區(qū)看了很多鳥的羽毛、學習了鳥的成長過程。我們第三天、四天、五天去了龜廠、魚廠、中國自然保護區(qū)。第六天,我們?nèi)チ诵枪皹橇私饬酥袊锩攘泻痛蛘痰倪^程。
通過學習,我認識了很多動植物:蝴蝶:青鳳蝶,藍風蝶、玉帶風蝶......鳥類:大山雀、麻雀、翠鳥......昆蟲:螞蟻,蝗蟲、蜜蜂、七星飄蟲......我還知道王八的殼是較的,烏龜?shù)臍な怯驳?。我知道毒蛇的頭一般是三角形的。我知道紅豆杉不但是一種植物,而且還是一種中藥。
探索自然之旅(片段)
梅州師范附屬小學 301班 戴佳
梅州日報小記者的六天探索自然夏令營結束了,那美好的回憶的在我心中揮之不去,收獲了很多:快樂、知識、友誼。第一次離開親人單獨行動,既興奮又憂傷。
第一天,上午當了一回小記者,去客都匯采訪學生的暑假學習生活是如何安排的,大家一起去到了二樓,找到采訪目標,問了些相關問題,我們一共采訪了4人。下午到嘉應學院醫(yī)學院人體生命科學館學習,一邊看一邊做筆記,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起探索人體結構和生命的起源,通過觀看人體標本,知道了我在媽媽肚子里面9個月的成長過程,感恩媽媽給予我們生命。晚上7:00北大狀元鄒子意老師分享努力學習的體會,讓我們多寫、多讀、多看文章。
小記者們展示自制的精美書簽
在南壽峰科普教育基地,學習了植物的基本知識,知道了我喜歡吃的厥是在哪里長出來了的,了解了常見的草藥及作用,老師還讓我們自己采集植物標本制作書簽。還觀察了動物標本,時光隧道體驗自然與科技的融合。晚上鄒子意老師的分享課——習慣的養(yǎng)成,讓我們多看課外書,如:四大名著。寫作文時應多觀察、多思考,并表達出來。
時間過得真快呀!我還真有些舍不得老師和同伴們,幾天下來,我學會了怎么和同學相處,怎么洗衣服,收獲多多,這是一次難忘的自然之旅。
難忘的自然之旅
梅江區(qū)江南育才小學 606班 李銘軒
在這個火熱的七月,我懷著激動期盼的心情參加了由梅州日報主辦的探索自然小記者夏令營。在這幾天里,我們到過嘉應學院的人體解剖室了解了人體結構和生命的起源;在南壽峰經(jīng)歷了植物探索之旅;感受了平遠龍文黃田自然保護區(qū)的美麗和神奇;在大寶山看了壯觀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燒火龍......每一天都行程滿滿,充實有趣,雖然累,但卻興奮著。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平遠縣的黃田保護區(qū),那天的天空里一朵朵棉花糖般的白云聚在一起,遮住了火辣辣的太陽,偶爾吹來一陣微風,把我們的汗珠悄悄帶走了。我們在保護區(qū)門口列好隊,然后在保護區(qū)陳老師的帶領下進入了保護區(qū)。剛踏入郁郁蔥蔥的林間小道,清脆響亮的蟬鳴便不由分說地鉆進了耳朵,一陣一陣,此起彼伏,儼然訓練有素的交響樂團在演奏。
小記者走進森林聽“鳥叔”講小鳥的故事
陳老師走在隊伍的最前邊,邊走邊向我們介紹他的主要工作:“在林子中,我們常常只聞鳥聲,不見其鳥。于是,為了分辨鳥的種類,我們都會聽聲識鳥。比如說,蛇雕的叫聲是這樣的......’”話音剛落,老師便惟妙惟肖地學了兩聲鳥叫,只聽這蛇雕的叫聲十分地悠長婉轉,同學們都驚嘆不已,呼啦一下把陳老師團團圍在了中間,興奮地讓老師再表演另一種鳥的叫聲。于是老師又給我們模仿了棕頸勾嘴眉的聲音,這時,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對面的山頭竟也傳來了同樣的叫聲在回應我們!老師還通過叫聲判斷這是一只?鳥,真是太厲害了!
六天五夜的時間很快便過去了,在這些天里,我不僅收獲了許多豐富的生物知識,也收獲了真摯的朋友情誼,更邁出了我離家探索世界的第一步,學會了計劃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己的生活,照顧比自己年齡小的同學,為我成長的人生畫軸中添上了色彩飽滿的一筆。
快樂的夏令營(片段)
黃陂中心小學 三年級(4)班 丘昕瑜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梅州日報“舉辦的夏令營。在那我玩的很開心,也學到了許多知識。我們有一位帥氣幽默的領隊老師--------阿飛老師。每一天我們都很開心,但最開心、難忘的天是7月18日下午參觀嘉應醫(yī)學院。我們一路上都很好奇,去醫(yī)學院干什么呢?到了后我既驚訝又好奇,心里有著十萬個為什么。大家都爭先恐后地向醫(yī)學院里的老師問問題……我看到了泡在藥水里的胚胎,我還知道了他們1月齡到9月齡的形態(tài)。1月齡的胚胎只有小手指蓋那么小,到了9月齡,他的胎體豐滿,胎毛消失,胎體彎曲。這時的小嬰兒大部分都要出生了!我看了1月齡的胚胎,我更驚訝了!原來1月齡的胚胎這么小。阿飛老師告訴大家:"你們就是從這么小的嬰兒長到這么大的,所以我們要健康快樂的長大。"聽了阿飛老師說的話,我感覺生命是那么的奇妙珍貴!
一次不同的夏令營(片段)
龍坪小學 六年級 張至錦
我連續(xù)四年參加了梅州日報社組織的夏令營,最有特點的要屬前幾天剛結束的探索自然夏令營。
在南壽峰的植物長廊,首先,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如和分辨雌株雄株,分辨雌雄株要看它的花是雌花還是雄花,圓圓的,又有點兒扁的是雌花,像玉米棒一樣豎起來的是雄花,然后,我們進植物長廊里參觀了很多中藥材。那天下午,我們?nèi)⒂^了動物標本,每種動物下面,都有它的簡介,在這些動物中不乏保護動物,如狼、馬鹿···、華南虎等。馬鹿處在生物鏈的底端,弱肉強食是大自然的唯一法則,這個可以理解,可是狼和和我華南虎是肉食動物,在生物鏈的上端,它們成為保護動物,就是因為人類的大量捕殺造成的,我希望人類可以和動物和平相處,給動物一席生存之地。
游大寶山有感
梅江區(qū)鴻都小學 306班 高瑛瑛
7月20日,是我參加梅州日報小記者探索自然夏令營的第三天,更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天。
下午,我們坐著大巴車去豐順大寶山。為什么叫大寶山?原來山上有許多寶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如燈光展、“燒火龍”。說到“燒火龍”,就是我們今天要觀看的一個重要節(jié)目。
一下車,大寶山美麗的景色就吸引了我,粉紅色的沙子鋪在平地上,雪白的噴泉散開一片霧水,猶如一大片白蓮花在水中盛放,響亮的聲音如同打鼓聲,雄偉而壯觀。帶隊老師帶我們來到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植物園,那里樹木郁郁蔥蔥、枝繁葉茂,我們每人拿好捕蟲網(wǎng),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捕蟲和昆蟲調(diào)查。我們真想把這些昆蟲都抓住,可惜它們有復眼,只要人一靠近,它們就嚇飛了。正當我們灰心喪氣時,忽然看到一只五顏六色的大甲蟲正在吃葉子,我們迅速剪下葉子,并用罐子去接,把甲蟲和葉子一并裝進了罐子?!吧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就是如此嗎?
捕蟲之后,我們聽老師講解昆蟲的種類、形態(tài)、生活習性,了解昆蟲各種擬態(tài),學會如何區(qū)分益蟲和害蟲。
接著,我們爬山到看燈光展和“燒火龍”的地方,爬了好久才到目的地,此時已是7點了。山頂風景獨好,讓我眼前一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燈火輝煌的露天大劇場和觀眾席,其次是千姿百態(tài)的花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遠方的那座小塔,塔上燈光璀璨,時而變粉、時而變金、時而變紅、時而變青,為大舞臺增色不少。大舞臺后面的房子也裝扮得五光十色,倒映在池水中,仿佛把池水也染成了五顏六色的大染缸。
“燒火龍”節(jié)目開始后,先是一段話劇引出了“燒火龍”的來歷,——原來“燒火龍”是為了紀念大義滅親、為民除害的東海龍王,同時祈求風調(diào)雨順、年年豐收而創(chuàng)立的習俗。接著,期待已久的“火龍”就隆重出場了,只見許多人抬著一只張牙舞爪的紙龍走上舞臺,隨后在紙龍身上點著了火,紙龍頓時變得金光閃閃,身上冒出的金色火花照亮了觀眾席,發(fā)出“轟隆隆”的聲音,霎時響聲震天,紙龍變得更加威風了……我心想:這么美的“火龍”是如何制作出來的呢?
后來,老師就帶我們參觀了“火龍”制作工坊,聽非遺傳承人講解了“火龍”制作的過程:搭骨架——貼白紙——畫龍身——放煙花等。原來一條“火龍”要十幾個人一起制作,“火龍”周身的五彩燈泡以及煙花火箭要認真細致完成各項工序,表演時才能做出張嘴、吐珠、躬身、搖尾、噴火等動作,在舞動時才能自動點燃發(fā)射各類煙花火藥,使場面極為壯觀。他的講解讓我們大開眼界,再一次領略了這一客家文化藝術的瑰寶。
整個夏令營之行,我們都在快樂中學習,學習中快樂,做到了學有所思、學有所成,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
編輯:李子瑩
校對:劉潤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