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梅州訊4月29日,深圳大學材料學院教授符顯珠走進廣東梅縣外國語學校,給學生帶來一場別開生面、富有知識性的科普講座。
在該校中學部學術報告廳,符顯珠教授以《芯片發(fā)展歷史與制造技術》為題,圍繞“什么是芯片、芯片的應用、芯片發(fā)展史、半導體器件、芯片的制造、芯片的互連”等方面進行講解,重點介紹了芯片的發(fā)展歷史、芯片被制造的步驟和過程,以及中芯創(chuàng)始人張汝京對我國芯片制作的杰出貢獻。這場講座主題鮮明、內容深刻、啟發(fā)心智,現場師生不僅拓寬了科學視野,激發(fā)了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和熱情,還深刻認識到了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對于學習和科研的重要性。
“您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是如何克服的呢;您在科研過程中是否會懈???您是如何培養(yǎng)科學精神的呢?您最想分享的研究成果與感悟是什么?”在互動提問環(huán)節(jié),來自高一、高二年級的同學們紛紛向符顯珠教授提出了縈繞在自己內心深處的問題,符顯珠教授針對這些問題耐心地逐一作了解答,并勉勵同學們要努力學習,以后自主制作高端芯片,真正做到技術研發(fā)上不被“卡脖子”。
最后,符顯珠教授寄語同學們“多看多問多想多做多講,有抱負有擔當,千錘百煉成棟梁之才”,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在科研上的感悟,“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很多科學發(fā)現也是在融合交叉中創(chuàng)立”“科學技術就是在不??朔щy中進步的”“我們要多看看不見的東西,多想想未知的可能”。
據了解,符顯珠是深圳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廈門大學博士,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博士后,美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訪問學者,曾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工作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電化學能源與電子材料研究,近5年以通訊作者發(fā)表SCI論文100余篇;轉讓授權發(fā)明專利5件;已培養(yǎng)了50多位博士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梅州日報記者:吳麗伶
通訊員:羅樂歡 廖觀家 宋宇韜
圖片由余順歡提供
編輯:張曉珊
審核:張英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