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眼東方潮,盛世舞英歌!”
隨著譚維維熱血而嘹亮的歌聲,來自揭陽的普寧南山英歌隊、富美青年英歌隊組成表演方陣激情起舞,舞姿剛勁,擊槌有聲,共同演繹中華兒女的豪邁與灑脫。適逢蛇年,“小時遷”陳楷銘更是榮登“C位”,又帥又萌的舞姿再度“圈粉”無數(shù)……
7歲的“小時遷”陳楷銘。
1月28日晚,被網(wǎng)友稱為“最強過年氛圍組”的英歌舞,首次亮相央視春晚舞臺,“舞”與“武”舒展壯志豪情,盡顯中華民族自信昂揚、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燃”是節(jié)目的最大特色
“‘燃’,就是我們這個節(jié)目最大的特色!”開場之前,節(jié)目編導、星海音樂學院舞蹈學院教師陸帥凝接受了南方+記者獨家專訪。如何將傳統(tǒng)的英歌舞搬上舞臺?編導團隊下了不少功夫。
“傳統(tǒng)的英歌舞,向外發(fā)力的東西比較多,是一種瞬間的情感宣泄;舞姿更隨性自由,可能一會朝行進路線跳,一會又反過來。但在舞臺上,我們要有鏡頭感,要注意舞姿的相對整齊?!标憥浤f,因為英歌隊隊員們沒有接受過舞臺訓練,排練時更側(cè)重教他們?nèi)绾螌χR頭去表達舞蹈。
對編導團隊來說,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既能保留英歌舞傳統(tǒng),又能讓觀眾有新鮮感,覺得好看、熱血。除英歌舞外,演出還融合了蜀繡、潮繡、潮州大鑼鼓等多種非遺元素。
陸帥凝透露,為了這4分鐘的完美呈現(xiàn),英歌隊隊員們在北京訓練了2個多月,編導團隊更是從10月就開始熬通宵做方案。直到演出前,舞蹈動作還在調(diào)整,音樂也在不斷完善,以求達到最佳的配合效果。
“如果不說,大家可能不知道,隊員們拿的英歌槌也別有乾坤?!彼嘎?,為了防止英歌槌掉落卡到舞臺機械,隊員們手上都綁了一個暗的皮筋,固定住英歌槌的同時也不影響轉(zhuǎn)動,“隊員們手都勒出了血印”。
兩大英歌“頂流”首度合作
此次演出也是普寧南山英歌隊與普寧富美青年英歌隊兩大英歌“頂流”的首次“合體”。兩支英歌隊都是普寧快板英歌的代表。
2024年春節(jié)期間,普寧南山英歌隊亮相英國倫敦“歡樂春節(jié)”活動,吸引超過70萬民眾圍觀欣賞,積極向上的英歌精神跨越國界、直抵人心。富美青年英歌隊也在去年實現(xiàn)中泰英歌“世紀會舞”,還登臺《2024清明奇妙游》推出的節(jié)目《中華戰(zhàn)舞》,在不同舞臺傳播“中華戰(zhàn)舞”的魅力。
“與過去參加的民俗巡游不同,首次與流行音樂進行結(jié)合,為我們這次演出增加了不少難度。”富美青年英歌隊教練李俊浩介紹,參演的英歌隊隊員大多來自各行各業(yè):有做水果生意的,有自己開工廠的,還有開茶社、賣茶葉的,平均年齡只有20多歲。
放下學習、工作,來北京參加春晚,對他們來說都是難得的人生體驗。有隊員笑稱,經(jīng)歷2個多月的專業(yè)舞蹈訓練,“已經(jīng)快成專業(yè)舞者了”。
其中,年齡最小的陳楷銘今年7歲,來自普寧南山英歌隊,已是家中第四代英歌傳人。前年春節(jié),他憑借有板有眼、氣勢澎湃的蛇舞全網(wǎng)“出圈”。今年登上央視春晚,他表示:“能在這么大的舞臺領跳,謝謝大家喜歡我!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傳承好英歌文化,讓更多人知道英歌、愛上英歌。”
普寧南山英歌隊教練陳來發(fā)介紹,他們在2017年就打破傳統(tǒng),在校園開辦英歌舞公益培訓班,無論哪條村的男孩、女孩都可以來學,收到300多名學生報名。
陳錦龍、陳旭楠8年前因一場“非遺進校園”活動與英歌舞結(jié)緣,之后便一直跟隨教練陳來發(fā)學習?!皼]想到一路從學校舞到了春晚舞臺。感謝英歌舞,讓我的人生更豐富了?!标愬\龍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南方+記者 徐子茗 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