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百年大計。忙碌在教學一線的廣大教師背后,有一群特殊的學科帶頭人——教研員。很多教研員術業(yè)有專攻,成長為省、市中小學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通過發(fā)揮示范、輻射和指導作用,培養(yǎng)更多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的教師。梅州市教師發(fā)展中心中學英語教研員、省市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卓盛,就是其中一員。
東中執(zhí)教23年 轉任教研員崗位
廣東省外國語師范學校,有“外語教學界的黃埔軍校”之美譽。1995年卓盛學成畢業(yè),到廣東梅縣東山中學執(zhí)英語教鞭,一教就是23年。“初一至高三大循環(huán),我教了一輪。高一至高三小循環(huán),我教了近六輪。其間還擔任英語備課組組長十多年?!弊渴⒏嬖V記者。
把《新概念教程》《21世紀中學生報》等引入課堂、利用課外時間創(chuàng)設真實語言環(huán)境、以“話題”為中心組織高三復習備考、以“滾動方式”開展詞匯復習……這些由卓盛提出并付諸實施的創(chuàng)新措施,在歷任教研組長及全體英語老師共同努力下,使東山中學的英語學科由弱變強,成績逐年提升,成為學校高考中的優(yōu)勢科目,2022年東山中學高考英語學科全級平均分達120.51分(含體藝生)。由于成效突出,以上措施已在全市各中學推廣。
一組數(shù)據(jù)可窺見卓盛的教學能力:23年間,其所教班級英語成績名列前茅,培養(yǎng)了葉益妮、楊瑩、李超等多名梅州市英語高分尖子。精心組織、輔導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2人獲一等獎、3人獲二等獎、8人獲三等獎。特別是2013屆所教提高班,多人高考英語成績140分以上,全班56人平均分132分,3人考入清華、北大,1人考入香港中文大學。其間,第三屆全國中小學優(yōu)秀外語教師、廣東中小學優(yōu)秀外語教師、梅州市首屆“嘉應名師”、廣東梅縣東山中學首屆“東山名師”等榮譽紛至沓來,鞭策著卓盛持續(xù)奮進。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做一名好老師,不如帶出一幫好老師。2017年,卓盛調(diào)往梅州市教師發(fā)展中心擔任教研員,擔負更重要的使命:培養(yǎng)英語學科骨干教師。2020年,他成為梅州市首屆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次年,他又成為廣東省中小學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
主持名教師工作室 培養(yǎng)英語骨干教師
今年7月15日,一場“新課標背景下的英語學科研修”的主題講座在五華舉行,卓盛受邀為全縣中學英語教師做演講。“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卓盛引用愛爾蘭詩人葉慈的這句話,開宗明義:作為教師,不要純粹澆灌式教授,而要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接著,他以案說理,以講促思,向在場老師分享了啟迪式開展英語教學的方法。
今年7月15日,一場“新課標背景下的英語學科校本研修”的主題講座在五華舉行,卓盛受邀為全縣中學英語教師做演講。
這是卓盛名教師工作室開展研修活動的生動縮影。工作室成立至今,卓盛帶領學員潛心研究教學改革,帶動各縣(市、區(qū))中學英語教師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記者了解到,除了開辦講座,訪問交流、現(xiàn)場磨課展示、同課異構教研、教學優(yōu)秀案例展評等形式,也經(jīng)常列入工作室研修日程。“卓老師講課鞭辟入里,聽后讓人茅塞頓開。成為他的學員后,我的英語教學能力有了顯著提升,運用他的教法上公開課,我還獲了獎?!泵分葜袑W高二英語教師魏秀紅說。
目前,廣東省卓盛名教師工作室有入室學員10名,梅州市卓盛名教師工作室有入室學員20名。“其中助手2名,一部分既是省級學員又是市級學員,學員總數(shù)26名。另有網(wǎng)絡學員213名?!弊渴⒄f。令他欣慰的是,截至目前,入室學員共有215人次獲得省、市、縣、校各級獎項,網(wǎng)絡學員有313人次獲得各級榮譽和獎項。在評選優(yōu)秀英語教師、參加英語青年教師技能大賽、晉升高級教師職稱和發(fā)表學科研究論文等方面,學員們也都有不俗表現(xiàn)。
東山中學原英語教師、市教育局副局長李杏玲如此評價卓盛:“卓老師做事踏實,很有干勁,在英語教學方面有很多獨特的思路和方法。對于帶動全市英語教學質(zhì)量提升,卓盛名教師工作室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p>
聚焦五個“轉變” 致力課題研究
“傳統(tǒng)英語授課模式,疲于應付背單詞、記語法,其他方面只是提及沒有深入,因此對平均分有幫助,但優(yōu)秀率上不來?!弊渴⒁会樢娧喝狈I(yè)引領是制約校本教研的“瓶頸”。在研修活動中,他鼓勵教師們在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新標準基礎上,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努力做好五個“轉變”: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fā)展”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由 “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由“教師權威”向“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轉變。
為此,卓盛提出了旨在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持續(xù)默讀+閱讀圈”教學模式和通過“中學英語整本書閱讀”踐行新課標的教學嘗試,成為他主持的省級科研課題。具體怎么實施?在上英語教學示范課時,卓盛讓學生自主選擇同一閱讀材料,組成4至6人的閱讀小組,每個小組成員承擔一個角色,由組長分別提出細節(jié)性、概括性、開放性等遞進層次的問題,以此帶動學生沉浸式閱讀、開口討論,從而加深理解、發(fā)散思維?!皩W生動筆還不夠,動了腦、開了口,通過情境化學習,才能提高自主學習、深度學習的能力?!弊渴⒖偨Y道。
卓盛提出了旨在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持續(xù)默讀+閱讀圈”教學模式,并以此作為研究課題。這是他向評審組專家及課題組成員作開題報告。
基層學校的英語教學基礎相對薄弱,卓盛名教師工作室多次受邀到平遠、蕉嶺、豐順、五華等地中學開展支教送教活動。入室學員、蕉嶺中學高三英語教師盧敏燕告訴記者:“工作室不走過場,也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據(jù)學校學情和教學需求,進行精準化輔導,并組織同課異構,很接地氣,很受歡迎,效果立竿見影?!?/p>
梅州日報記者:林德培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劉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