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是東江—深圳供水工程(簡稱“東深供水工程”)正式通水暨廣東對香港供水60周年的日子。記者從廣東省水利廳了解到,60年來,該工程累計供水達671億立方米,其中對香港供水達300億立方米,占香港淡水總用量近八成,相當于兩個多新豐江水庫。
東深供水工程是黨中央為解決香港同胞飲水困難而興建的跨流域大型調(diào)水工程。20世紀60年代,來自珠三角地區(qū)的上萬名建設者,響應黨的號召,克服施工裝備落后、5次強臺風襲擊等重重困難,通過人工開挖、肩挑背扛等方式,開山劈嶺、鑿洞架橋、修堤筑壩,僅用一年時間就建成了規(guī)模宏大的供水工程,將東江水“倒流”入港。此后,為支撐香港、深圳和東莞三地經(jīng)濟發(fā)展,上世紀70年代至2003年,東深供水工程又先后進行了四次大的擴建、改造,年供水規(guī)模由0.68億立方米提升至24.23億立方米。當前,東深供水工程滿足了香港約80%的淡水需求,成為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線。2021年,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群體被國家授予“時代楷?!钡氖鈽s。
2020年至2022年初,東江流域遭遇連旱特旱,廣東通過實施科學精細調(diào)度、挖潛供水、全面節(jié)水等措施,全力保障了香港的用水需求。三年干旱期間,對港年供水量均超過8億立方米,創(chuàng)歷史新高。
2023年10月,東深供水工程被認定為首批水利部標準化管理調(diào)水工程,是全國三項通過評價的工程之一,為全國調(diào)水工程標準化管理創(chuàng)建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如今,東深供水工程已建立起了覆蓋“天、空、地、水”多模態(tài)、多維度的“感知體系”,實時為工程“保駕護航”。
南方網(wǎng)、粵學習記者 陳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