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教育家、詩人葉嘉瑩去世,享年100歲。
葉嘉瑩素來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和家國情懷為世人敬仰,終身致力于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在數十年教學生涯中培養(yǎng)了大批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人才,著有《杜甫秋興八首集說》《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迦陵論詞叢稿》《迦陵論詩叢稿》等作品。
葉嘉瑩。
葉嘉瑩幾乎捐獻了個人的全部財產,設立了“葉氏駝庵獎學金”“永言學術基金”“迦陵基金”,以推動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與傳承發(fā)展事業(yè),被譽為中國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白發(fā)的先生、詩詞的女兒”。
記者梳理發(fā)現,葉嘉瑩生前的經歷曾數次與廣東產生交會,與嶺南大地淵源頗深。
1974年,葉嘉瑩從海外歸國,第一次回大陸探親便是在廣州入關,再飛往北京,她一直留著這張飛機票,此后多次往來國內外,也是先經由廣州進出。
葉嘉瑩。
“歸途小住五羊城,破曉來參烈士陵,更訪農民講習所,燎原難忘火星星。流花越秀花為綺,海珠橋下珠江水,可惜游子難久留,辜負名城嶺南美?!比~嘉瑩為廣州撰寫了一首長詩,記錄下她游歷烈士陵園、農講所、流花湖、海珠橋等廣州地標的心情。
1982年9月,葉嘉瑩在國內的第一本專著《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部作品是她本人的重要著作,也是王國維文學批評研究的集大成者。
《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
曾有學者回憶,此書在國內一出版,國內研究王國維的論文質量顯著提高,相關文學批評專著如雨后春筍般破士而出。“葉氏此書可以說是王國維文學批評研究繁盛期的扛鼎之作,自然也是八十年來王氏文學批評研究的權威著作?!辈痪煤螅~嘉瑩又在廣東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另一部作品《中國古典詩歌評論集》。
不管是歸國中轉站還是學術著作的出版,廣州在多層意義上,都算是葉嘉瑩歸國的第一站。
2020年10月,一部記錄葉嘉瑩傳奇人生的影片《掬水月在手》橫空出世,反響熱烈,并于次月斬獲了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科教片獎項。這部作品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東方所文化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和廣州行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粵產”風味十分濃郁。
《掬水月在手》
這部作品由《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文學電影總監(jiān)制陳傳興執(zhí)導,花費三年時間,遠赴10個地區(qū)取景,采訪包括白先勇、席慕蓉、痖弦、漢學泰斗宇文所安等文化名人在內的葉嘉瑩親友和學生43位,在特邀音樂家佐藤聰明創(chuàng)作的《秋興八首》古樂中,娓娓道來葉嘉瑩先生的傳奇一生。電影同時作為文化變遷與傳承的鏡像記錄,緊扣時代脈搏,交織出一幅橫跨千年的中國古典詩詞史。
此外,葉嘉瑩的得意門生——景蜀慧長期以來在中山大學歷史系任教。她是20世紀90年代繆鉞和葉嘉瑩聯合培養(yǎng)的博士,多年來一直與葉嘉瑩保持聯系?;貞浧鹑嗄昵岸鲙煹慕虒?,景蜀慧曾表示,葉嘉瑩講古典詩詞,特別注意其內在的感發(fā)力量,同時又能運用符號學、現象學、接受美學等新理論、新觀念,對古人作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嘉瑩師的指點,使我深刻理解了一種深入心靈的解讀方式對‘文史互證’治史方法的重要價值?!本笆窕壅f。
?。▓D片源于網絡)
采寫:南方+記者 戴雪晴
統(tǒng)籌:劉煒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