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東山中學團委會聯(lián)合全國人大代表李杏玲舉辦的“家國情懷,青春擔當”——東山中學首屆“模擬人大”議案(建議)大賽日前落下帷幕,最終3個議案(建議)獲得特等獎,5個議案(建議)獲得一等獎。(李杏玲精心點評!東山中學成功舉辦首屆“模擬人大”議案(建議)大賽)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quán)組織形式,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反映基層群眾意見建議,是法律賦予人大代表的職責,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體現(xiàn)。然而,人大代表是如何產(chǎn)生的?他們是怎樣履職的?議案和建議有何區(qū)別?等等這些問題,一些人還存在理解的誤區(qū)。而對尚在求學階段的青少年來講,顯得有點遙不可及,更遑論實際接觸甚至親身體驗一番。東山中學舉辦首屆“模擬人大”議案(建議)大賽,以沉浸式的方式,讓廣大青少年學生對人大代表和人民代表制度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可謂人大宣傳工作的一大創(chuàng)舉。筆者認為,這里面體現(xiàn)了三個方面的價值。
價值一:這是一輪深刻的普法宣傳。人大代表在會議期間的工作和代表在閉會期間的活動,都是在憲法和代表法的法律框架范圍內(nèi)進行的。東山中學學生在參加“模擬人大”議案(建議)大賽過程中,實際上是模擬人大代表的身份在履職,無論是走訪調(diào)研,還是撰寫議案、建議,勢必了解人大代表的權(quán)利和義務、履職的程序和方式、議案和建議的寫法等基本知識,進而關注時事政治,學習法律法規(guī)。整個流程走完,與接受一輪入腦入心的普法教育無異,從而增強他們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價值二:這是一場全新的思政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尤其是在信息資訊爆炸的今天,面對思維活躍敏捷、喜歡獨立思考的青少年學子,如何將思政課講得生動活潑高效,真正為當代學生啟智潤心,已經(jīng)成為一個重大時代命題。組織開展“模擬人大”議案(建議)大賽,實際是高中思政課程改革的有益探索,有助于青少年一代更好認識中國的發(fā)展方位和地方的發(fā)展狀況,堅定“四個自信”,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自覺和將來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的信念和決心。
價值三:這是一次有溫度的民意表達。東山中學的學生們做了充分的前期調(diào)研與論證,進行了深入思考,撰寫了一份份高質(zhì)量的議案、建議,尤其是獲獎的議案、建議,絕非參與比賽的簡單文字組合,而是有溫度,且有一定深度和價值的資政文本。這些文本聚焦的領域涉及環(huán)境保護、鄉(xiāng)村教育、社會服務等方面,提出的意見建議頗具建設性、前瞻性。廣大的人大代表可從中吸納、升華,形成真正的議案、建議,依法向本級人大常委會提出,最終促成民生問題解決,促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進步。
撰文:梅州日報記者 林德培
編輯:黃振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