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問需要買點什么?”日前,記者來到松口鎮(zhèn)蓬下村,只見黎桂玉一家正在自家經(jīng)營的小商店里,熱情地招呼著前來購物的村民。
記者了解到,黎桂玉是梅縣區(qū)蓬上村人,1988年,她嫁到相鄰的蓬下村,與丈夫楊欽文結(jié)婚三十多年以來相敬如賓,用心撫育一雙兒女,悉心照料患病的父母。黎桂玉家庭用愛經(jīng)營家庭,用情善待鄰里,是一個文明、和睦、溫馨的幸福之家。2021年,黎桂玉家庭被評為第五屆“梅州市文明家庭“。
黎桂玉夫婦
言傳身教揚孝道
“您放心,只要有我在,誰也別想送您去養(yǎng)老院,我一定會像親生女兒一樣照顧您?!边@是黎桂玉婆婆在世前,她對婆婆許下的承諾。2009年,原本患有高血壓的婆婆突然發(fā)病,醫(yī)生診斷為帕金森。不到兩年時間,婆婆就全身癱瘓了,無法言語。面對患病不能自理的婆婆,她沒有厭煩的情緒,而是毅然挑起照顧老人的重擔。
黎桂玉每天清晨6點就準時起床,開始一天的忙碌。除了給一家人準備早餐,她還要上班、照顧患有肺氣腫的公公和癱瘓婆婆。為了給婆婆補充營養(yǎng),她會專程從松口騎摩托車到梅城,親自購買雞內(nèi)金、淮山、芡實、粟米等配料添加到米粉里,或是購買較有營養(yǎng)的羊肉、兔肉等配上藥材、營養(yǎng)米粉熬制成營養(yǎng)羹給婆婆吃。不僅如此,黎桂玉還非常注意婆婆的衛(wèi)生與清潔,不管多忙,她都堅持每天幫婆婆換洗三次以上,讓婆婆身上不會有異味,不會長褥瘡。“我婆婆是村里熱心又善良的大好人,與鄰舍相處和睦,我嫁入楊家30多年,從未與我紅過臉,她待我很好,我當然也要待她好?!崩韫鹩裾f。
作為父母,黎桂玉夫婦總是教育孩子有好東西要先分享給長輩,要做一個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的人。照顧公婆或是幫助他人的時候,也會經(jīng)常讓兒女來學習。”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黎桂玉夫婦用一言一行影響著兒女,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下,他們的女兒楊穎娜與兒子楊晨尊都成為優(yōu)秀的人,不僅孝順還熱心公益事業(yè),正將良好家風不斷傳承下去。
不計回報辦村校
黎桂玉不僅是個好媳婦、好媽媽,還是一位好老師。1987年至1999年期間,黎桂玉在鄰村幼兒園教書時,每天堅持步行送學生上下學。后來,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黎桂玉離開了自己熱愛的崗位。當時,蓬下村俄前片還沒有一所幼兒園,孩子上下學路途遙遠,村中老人接送自家小孩十分不便,村民們都勸說黎桂玉在本村俄前片辦個幼兒園。從事幼師多年熱愛教育事業(yè)的她,在2000年借來資金,利用自家房屋辦了一個小型的幼兒園,黎桂玉既是幼兒園園長又是幼兒教師。
“辦幼兒園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希望村里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接受教育。此外,我非常感謝我的丈夫,他給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崩韫鹩裥χf,人一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家庭和睦。在彼此身上,他們得到了尊重、理解和溫暖,這正是他們幸福的源泉。
和睦友善待鄰里
因黎桂玉在娘家排行老三,鄰里們都親切地稱她為“三老師”。
“三老師一家對鄰里都十分友善,無論誰家遇上難事,只要能幫上忙,他們總會伸出援手,是鄰居眼中的熱心腸?!碧崞鹄韫鹩窦彝ィ钕麓宕迕窭栉母R患医豢诜Q贊。記者了解到,在蓬上、蓬下、徑礤三個村子里,有不少高齡老人,黎桂玉夫婦會經(jīng)常去他們家里了解老人的近況,關(guān)心他們的困難和需求。黎桂玉還會給視力較差的老人理發(fā)、剪指甲等,丈夫楊欽文則會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送所需的生活用品。截至目前,他們已經(jīng)幫助過80多名高齡老人,黎桂玉一家在奉獻中踐行著“遠親不如近鄰”這句古語?!澳転榇謇锏母啐g老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我們覺得非常開心。這份愛的幫助,會一直堅持下去?!崩韫鹩穹驄D說。
黎桂玉家庭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小事、點點滴滴的真情詮釋了家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傳播了助人為樂的傳統(tǒng)美德,他們一家孝老愛親、樂于助人的佳話,就像沁人心脾的清泉一樣滋潤著人們的心田,贏得了周圍人的贊美。
圖文/梅州日報記者:張瑩娜
編輯:黃振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