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記者從廣州市政務服務和數(shù)據(jù)管理局獲悉,2025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當天,廣州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受理消費維權訴求8000余件,較去年“3·15”當日減少23%。
訴求集中在商家未按約定履行服務、自動扣費和退賠糾紛,以及食品、通信和化妝品等產品質量事項。
商品類消費維權訴求占比超五成
統(tǒng)計顯示,廣州12345熱線2024年共受理消費維權領域訴求194.2萬件。
商品類消費訴求占比51.45%,主要涉及服飾鞋帽、食品、交通工具。市民主要反映售賣食材不新鮮,產品含異物、變質或過期,商品實物與說明介紹不符,商家未按約定退換貨或退款,電器、交通工具類商家未按約定提供售后保修服務等問題。
服務類消費訴求占比40.86%,主要涉及文化、娛樂、體育、通訊、美容美發(fā)、洗浴服務。市民主要反映網(wǎng)購商家不履行售后服務約定,線上游戲、直播平臺虛假宣傳或欺騙式有獎銷售,電信服務行業(yè)存在網(wǎng)絡故障、信號差,運營商實際辦理套餐與宣傳不符,美容美發(fā)、房屋裝修行業(yè)服務中存在商品貨不對板,店家服務態(tài)度差等問題。
以舊換新、商業(yè)演出、網(wǎng)絡直播受關注
2024年,以舊換新和消費補貼政策廣受關注。除了傳統(tǒng)家電賣場和汽車4S店,電商平臺、二手交易平臺和回收企業(yè)也參與相關活動。市民主要咨詢以舊換新和消費補貼操作流程、適用商品范圍,反映企業(yè)回收服務體驗不佳,希望提供上門回收和快速響應等服務。
廣州文化消費市場供給豐富、需求旺盛,演唱會、音樂節(jié)、live house等各類線上線下營業(yè)性演出受到廣泛歡迎,相關訴求也大幅增加。市民主要反映熱門演出門票難搶,黃牛炒作高價票,二手交易平臺售票欺詐,退票門檻過高,演出場館周邊交通擁堵、停車難,觀演體驗不佳等問題。
電商直播購物已成為重要的消費渠道之一,同時也帶來了維權新問題。市民主要反映虛假宣傳、數(shù)據(jù)造假、商品實物與宣傳不符等問題。由于部分電商平臺維權渠道不明晰、售后體系不完善、消費過程取證困難、商家實際經(jīng)營場所與登記注冊地址不一致等,部分直播購物維權難度較高。
職業(yè)討債、情感追回、風水算命要謹慎
近年來,部分市民向廣州12345熱線反映,由于相信粘貼在公交站、燈桿等處的“小廣告”,通過網(wǎng)絡社交軟件購買催債、情感挽回及算命等服務,均未取得承諾的成效,于是向熱線反映求助,想要退回支付款項。
為此,廣州12345熱線提醒市民,債務問題應通過合法途徑解決,如法院訴訟或仲裁等司法途徑。面對情感危機,市民應通過自我排解或尋求專業(yè)心理咨詢師的幫助來解決。對于缺乏科學依據(jù)的風水算命等服務,消費者應保持警惕,避免參與,尤其是涉及高額費用的服務。
南方網(wǎng)、粵學習記者 黃慧詩
通訊員 穗政數(shù)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