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梅州訊 4月29日上午,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駱靜利到廣東梅縣東山中學為學生們作分享。
駱靜利院士在講座前先聽取了廣東梅縣東山中學概況介紹,隨后在該校以《最小分子,最大的能量——氫能和燃料電池》為題作講座,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探究科學的興趣。講座結束后,駱靜利院士還參觀了東山書院。“這次講座讓我開闊了眼界,受益匪淺,也對未來的學習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學生吳冬騏說。
“這是我第一次來梅州,梅州給我的印象非常好,學生也很有激情!”駱靜利在接受記者采訪中表示。她寄語梅州的學生: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的希望,愿你們努力學習,不斷進步,為美好的明天奮斗!
據了解,駱靜利曾任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系教授和加拿大替代燃料電池首席科學家,目前擔任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 (Springer Nature), Corrosion Science和Corrosion Communications 編委,國際腐蝕理事會理事等職。近年來開拓性地發(fā)展了多類高效、高選擇性、高穩(wěn)定的能源分子轉化電催化材料,創(chuàng)新性地開發(fā)建立了多種新型電化學能源體系,已在國際頂尖期刊發(fā)表論文470多篇 ,獲美國發(fā)明專利6項。曾獲加拿大材料化學獎,入選2022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終身科學影響力榜單。已培養(yǎng)了130余位碩博研究生和博士后,已有學生獲評為加拿大科學院院士,多位獲得國家人才稱號。
圖文/梅州日報記者:吳麗伶
編輯:張曉珊
審核:張英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