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梅縣區(qū)丙雁大堤景觀。(吳騰江 攝)
掌上梅州訊 近日,廣東省河長辦公布2020及2021年度萬里碧道建設激勵名單,其中我市梅縣區(qū)、大埔縣名列其中,各獲1000萬元獎勵資金。
據悉,省河長辦把開展碧道建設激勵作為高質量推進碧道建設的重要抓手,積極申報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研究制訂《2020—2022年度萬里碧道建設工作激勵實施辦法》,在省人大會議批準2022年省級預算后,及時組織開展萬里碧道建設激勵遴選工作。經地市推薦,全省共有42個縣(市、區(qū)、鎮(zhèn))申報激勵。省河長辦對所有申報材料進行梳理匯總,組織專家集中復評打分,經過省水利廳黨組會議審議,報省領導同意并完成公示后,最終確定了獲激勵的縣(市、區(qū)、鎮(zhèn))名單。對2020年度、2021年度萬里碧道建設成效明顯的24個縣(市、區(qū)、鎮(zhèn)),廣東省河長辦共給予2億元的資金獎勵。其中,梅州市梅縣區(qū)、大埔縣因河湖長制工作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qū)走在前列,被納入該名單。
據了解,此次激勵綜合考慮我省區(qū)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采取分片區(qū)遴選:即對經濟比較發(fā)達的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珠三角6市(地級以上市,下同),遴選8個縣(市、區(qū)、鎮(zhèn))給予激勵,每個縣(市、區(qū)、鎮(zhèn))獎勵500萬元;其余15市遴選16個縣(市、區(qū))給予激勵,每個縣(市、區(qū))獎勵1000萬元。在資金安排上,重點支持粵東粵西粵北12市和惠州、江門、肇慶市,激勵資金占總金額的80%。
近年來,我市認真落實河湖長制工作要求,統(tǒng)籌水資源、水安全、水環(huán)境、水生態(tài)系統(tǒng)治理,扎實推進萬里碧道建設,推動水文化、水經濟蓬勃發(fā)展。據悉,在2020年度省對市河長制湖長制考核中,我市被評為“良好”等次,排名全省第9。2021年,我市新增建成碧道81.68公里。
廣東省河長辦公布2020及2021年度萬里碧道建設激勵名單:
廣州市黃埔區(qū)、廣州市增城區(qū)、深圳市南山區(qū)、深圳市寶安區(qū)、珠海市香洲區(qū)、汕頭市龍湖區(qū)、佛山市禪城區(qū)、佛山市順德區(qū)、韶關市武江區(qū)、韶關市仁化縣、河源市東源縣、梅州市梅縣區(qū)、梅州市大埔縣、惠州市惠城區(qū)、汕尾市陸豐市、東莞市企石鎮(zhèn)、江門市蓬江區(qū)、江門市江海區(qū)、湛江市雷州市、茂名市信宜市、肇慶市封開縣、清遠市英德市、潮州市潮安區(qū)、云浮市新興縣
文/梅州日報記者:李艷良
圖/梅州日報記者:吳騰江
編輯:羅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