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梅州訊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第二批廣東省歷史文化游徑名單,共有6條省內(nèi)跨市主題歷史文化游徑入選,包含相關歷史文化和旅游資源點合計72個。其中,我市新增金山頂—望杏坊大覺寺—古洲村守成居等3個旅游資源點,列入廣東省歷史文化路徑(第二批)之“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歷史文化游徑”。
抗日戰(zhàn)爭時期,華南地區(qū)一批高等院校受戰(zhàn)火影響,遷往粵北的縣區(qū)繼續(xù)辦學興教,留下了“文化抗戰(zhàn)”的佳話和一批辦學遺址。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歷史文化游徑就串聯(lián)起梅州、韶關、清遠、云浮多個地級市。金山頂—望杏坊大覺寺—古洲村守成居3個旅游資源點,位于梅江區(qū)轄區(qū),均與中山大學遷址辦學有關。此次被列入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歷史文化游徑,對于梅州進一步挖掘和整理華南教育歷史,活化利用抗戰(zhàn)時期嶺南高校遷址粵北辦學遺跡,講好紅色歷史文化故事,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如今的金山頂(中山大學臨時辦事處遺址)
望杏坊大覺寺(中山大學理學院辦學遺址)
據(jù)了解,1945年2月下旬,中山大學先在梅城東較場民眾教育館樓上設臨時辦事處,不久遷至梅城金山頂縣立圖書館。金山頂是中山大學抗戰(zhàn)時遷至梅州辦學的通訊處和校本部遺址,位于梅州市文保路1號,占地面積4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090平方米。
位于金山頂?shù)拿房h圖書館,攝于上世紀50年代。
1945年4月初,中山大學理學院院長任國榮在《中山日報》刊登通告,通知學生院址選定在梅縣上市大覺寺(當時亦是城西小學校址)。該地為中山大學理學院辦學遺址,位于梅江區(qū)城西西區(qū)蘿卜坪梅州師范附屬小學院內(nèi),建于唐代,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200平方米,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洲村守成居(中山大學文學院辦學遺址)
1945年初,中山大學文學院由從樂昌坪石遷移至梅縣城北古洲村曾龍岃守成居開展教學工作。守成居是中山大學文學院辦學遺址,建于19世紀20年代,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房間38個,如今仍保存完好,尚有曾氏后人居住。
本報記者:林德培
圖片由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提供
編輯:黃振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