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梅州訊 11日是夏至起的第三個庚日,“夏至三庚便入伏”,這標志著我市正式進入三伏。
三伏天處于小暑和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由初伏、中伏、末伏三個時間段構成,有30天“普通版”和40天“加長版”兩種。具體到今年,7月11日至20日為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為中伏、8月10日至19日為末伏,這是自2015年以來連續(xù)第9年出現(xiàn)40天“加長版”三伏天。入伏首日,我市各縣(市、區(qū))最高氣溫35.9℃至37.1℃。
天氣持續(xù)晴熱高溫,不少市民外出時幾乎“全副武裝”,傘、防曬衫、遮陽帽“齊上陣”,做足防御措施。仙人粄、綠豆沙、清補涼等客家特色消暑食品也大受市民歡迎,一些店鋪排起了長隊。在梅江區(qū)法政路一家老字號仙人粄店中,店員忙碌得不可開交,路過的市民紛紛停車“搶購”,一度造成道路車輛緩行。店主告訴記者:“平時一般只賣個幾十盆,今天賣出有300盆,一邊賣一邊做,根本沒停過。三伏天吃仙人粄是我們客家人的傳統(tǒng),老人家說入伏首日吃個仙人粄,整個夏天都不容易長痱子。”
據(jù)悉,梅州城區(qū)今年以來即2023年1月1日至7月10日高溫日數(shù)有16天,較常年同期(12.5天)偏多3.5天;平均氣溫21.4℃,較常年同期(20.5℃)偏高0.9℃。未來5天梅州主要受副熱帶高壓控制,以晴到多云天氣為主,間中偶有雷陣雨,天氣持續(xù)炎熱,有大范圍35℃至37℃的高溫,預計7月16日起雷雨轉趨頻繁,屆時高溫天氣有望短暫緩解。市氣象局提醒,市民在三伏天要做好防暑降溫、防曬補水工作,還要小心提防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文/梅州日報記者:劉巧
圖/梅州日報記者:林翔
編輯:羅歡歡
審核:練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