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遠在沙特的國王大學網球館里五星紅旗揮動,在國際女子網球選手協(xié)會(WTA)年終總決賽現(xiàn)場,不少球迷為支持中國網球“一姐”鄭欽文而來。
鄭欽文在巴黎奧運會奪金后,帶動國內網球熱。新華社發(fā)
“感謝鄭欽文巴黎奧運會奪冠,這讓我感覺到中國的網球氛圍變得越來越好了?!?/strong>在武漢網球公開賽(下稱“武網”)時,現(xiàn)女子網球世界排名第一的薩巴倫卡如此說。
氛圍,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人流量。如果說今年中國網球公開賽沾了國慶假期的光,那么武網、上海網球大師賽、廣州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下稱“廣網”)幾乎滿場的觀眾則說明,中國球迷對網球展現(xiàn)的熱情空前。10月下旬舉辦的廣網更是在比賽開賽前一周,半決賽和決賽門票即銷售一空。
今年廣網半決賽和決賽門票提前銷售一空。廣網組委會供圖
“網球熱”并非偶然,中國網球近年來的發(fā)展提速,得益于國家綜合國力的全面提升。2024年更是中國網球的豐收年,奧運賽場突破連連,網球賽季人潮涌動,觀眾對網球的熱情持續(xù)高漲。
作為國內歷史最悠久的WTA巡回賽之一,廣網已歷經20年發(fā)展,素有“冠軍搖籃”的稱號,不少中國球員在這里實現(xiàn)了自我的突破,從李娜第一屆奪得冠軍以來,晏紫、張帥、王薔、王曦雨都在這奪得冠軍,不少還是個人首個巡回賽冠軍。
為迎接明年十五運會網球群眾組賽事的到來,廣網舉辦地——南沙國際網球中心正在加緊升級場地,屆時全國業(yè)余網球高手們將在此同等享用到世界級賽事的設施與服務。在一波波網球潑天流量的浪潮下,廣網如何趁熱提升國際影響力?廣州如何進一步擦亮網球城市名片?
國內網球迎井噴式發(fā)展
“中國賽季”數據頻刷新
9月,網球進入了亞洲賽季,大量的賽事陸續(xù)在亞洲舉行,中國更是占據了其中的大半。9月至11月初,國內幾乎每周都有網球賽事舉行,這段時間被稱為“中國賽季”,其中不少賽事級別相當高。
據統(tǒng)計,今年中網、上海大師賽、武網、廣網的觀眾人數與門票收入均達到歷史新高。
據統(tǒng)計數據,今年中網票房總收入超8000萬元,較去年上漲60%;今年武網門票單日銷售量和累計銷售量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累計票務銷售2500余萬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4.88倍,累計入場觀眾超18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80%;今年廣網的總票房是去年的3倍,其中南沙本地人占了近半比例。
“中國賽季”期間,中國球迷可以在家門口看到世界頂級球員的表演,享受網球觀賞帶來的快感。更重要的是,這些在中國舉辦的賽事為我國球員帶來了難得的搶分機會。
武網半決賽首次出現(xiàn)“中國德比”。新華社發(fā)
今年,中國球員頻頻取得歷史性的突破。9月24日,中國男球員商竣程、張之臻史無前例地分別在兩項賽事中沖擊冠軍;在中網,蒙古族小伙布云朝克特一舉打進了四強,同時刷新了中國球員在這項賽事中的最佳戰(zhàn)績;在武網,鄭欽文與廣東姑娘王欣瑜雙雙打入四強,歷史性地在WTA1000賽的半決賽中上演“中國德比”。
事實上,在巴黎奧運會后,網球運動在國內迎來井噴式發(fā)展。不少網球培訓學校咨詢電話不斷,網球服裝與裝備的銷量大幅上漲。正在進行的中國賽季,越來越多的球迷買票到現(xiàn)場為中國選手吶喊助威。
“這種氛圍對我在現(xiàn)場打球是一件好事,因為觀眾多的時候,球員會更有激情去比賽、去奮斗?!?strong>鄭欽文在接受采訪時不止一次表示,如果沒有球迷現(xiàn)場支持,她可能很難走到今天。
“現(xiàn)在大家都慢慢知道了該如何去訓練、比賽,大家的狀態(tài)都慢慢好了起來?!蹦壳爸袊芯W“一哥”張之臻總結說,“這要感謝一代代網球人的探索,我們可以慢慢地去完善自己,慢慢地去超越歷史?!?/p>
張帥在廣網為球迷簽名。南方+記者 姚志豪 攝
近日,老將張帥在廣州拿到她在廣網的第四個冠軍,她動情地說道:“廣州對我而言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廣州乃至廣東都有很好的網球基礎和氛圍?!?/p>
現(xiàn)在的球員是幸福的。巡回賽就在家門口,她們可以得到資格賽的參賽機會,拿到賽事頒發(fā)的外卡,這都為她們站上世界舞臺提供了更多機會,也讓她們的發(fā)展道路變得更加寬闊。到了鄭欽文、王欣瑜這一代球員,家庭會給予她們更多成長的支撐,通往職業(yè)球員的道路不再是狹窄的。
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白喜林認為,改革開放富起來,大家眼界更加開闊,更多家庭有能力、有意愿支持孩子練習網球,使得這一昔日的“貴族運動”慢慢走入千家萬戶,也令網球有了更多元化的培養(yǎng)方式,個人、社會和國家共同發(fā)力并與國際接軌,通過多年探索與發(fā)展,逐漸培養(yǎng)出了一批頗具潛力的年輕球員。
中國新一代球員昂揚向上的表現(xiàn),進一步激發(fā)了中國球迷對網球的興趣,也讓更多的人走進球場觀賽、拿起球拍運動。
廣網已低調走過20年
這波熱潮中嘗到了甜頭
大量高水平賽事的舉辦,有利于高水平球員連續(xù)參賽,對于賽事的宣傳推廣、商業(yè)價值提升、拉動消費增長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廣網賽場外人流。廣網組委會供圖
家住廣州市番禺區(qū)的林女士,特意購買了廣網女單1/4決賽當天的門票,“因為這一天是高水平比賽最集中的一天,買票絕對是最劃算的一天”。林女士在看臺上還接住了丹尼洛維奇在取勝后擊出的幸運簽名球,在她看來,廣網勝在球場不會特別大,可以近距離地看球,能更好地感受到職業(yè)球員擊球的球質,這是區(qū)別于大球場觀賽的獨特體驗。
從2013年開始看廣網的廣州球友Emma表示,廣網從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到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再到南沙國際網球中心,她都有去現(xiàn)場看球,在她看來,廣網更容易要到球員的簽名和合照,參與感特別強。
廣網作為WTA250賽事,無論積分和獎金還不是特別高。但這兩年國內其他網球賽事,時有取消停辦,但廣網卻低調地走過了20年。廣網沒有把大筆預算投在動輒數十萬美元的出場費,相反以讓賽事自主生存為目標,在今年更是迎來了一份純商業(yè)合作的贊助合同,也在這股網球熱潮中嘗到了甜頭。
外國球員感受廣州美麗風景。廣網組委會供圖
“今年熱度超出預期,不僅體現(xiàn)在人數上,還體現(xiàn)在觀眾的消費意愿上,特別是賽事周邊產品的銷售增長迅速。”中網賽事總監(jiān)張軍慧在接受采訪時曾感慨。
上海久事體育產業(yè)發(fā)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亦斌介紹道,受大師賽帶動,從9月30日到10月7日,馬橋鎮(zhèn)旗忠網球中心附近的多家酒店迎來游客高峰,累計接待1.3萬多人次,總營業(yè)額突破600萬元。
廣網20周年推出多款紀念品。廣網組委會供圖
網球賽事對于經濟消費的帶動在賽事月里效果顯著,各大賽事通過運營新玩法,盡力挖掘文體旅融合發(fā)展?jié)摿Α?/strong>
今年走入20周年的廣網同樣發(fā)掘出自己的新玩法。廣網首次推出了吉祥物“琪琪”,并且推出了以吉祥物為主題的各種周邊產品。賽事還推出了定制服務:球迷可以購買T恤、環(huán)保袋,然后選擇充滿設計感的廣網和網球相關圖案,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通過熱燙技術進行操作,幾分鐘后就可以拿到一件獨一無二的紀念品。
有意思的是,廣網的舉辦場地南沙國際網球中心還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出圈”。電視劇《愛情而已》劇組曾在此進行了長達10天的拍攝,吸引大量粉絲關注,這里一度成為網紅打卡點。
廣網賽事運營總監(jiān)雷力告訴記者,日常還有中國香港的多個民間俱樂部會不定期組團到南沙打球、休閑和度假。這些活動對盤活南沙周邊經濟起到了助推作用。
南沙國際網球中心夜景。廣網組委會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十五運會的網球群眾組賽事將在南沙國際網球中心舉行,屆時整個園區(qū)從擁有18片符合國際標準的網球場提升至27片。在觀眾容納量方面,除了原有的2500座室外中心球場之外,有8000個觀眾席的室內多功能網球館將投入使用。來自全國各地的業(yè)余網球高手們,將在這里與世界級球員享有同樣的基礎設施和賽事服務,他們也將通過南沙進一步了解廣州乃至大灣區(qū)。
網球熱也讓城市與賽事形成了共生共贏的良好互動。廣州以高質量賽事為抓手,為城市文旅賦能,也為當地體育文化發(fā)展提供動力。
廣網深入區(qū)域輻射城市
國際化辦賽有較好基礎
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李婷/孫甜甜拿到中國第一枚網球奧運金牌,再到鄭欽文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上女單奪金。時隔20年,兩枚奧運金牌對于中國網球發(fā)展的帶動無疑是巨大的。
國際網聯(lián)(ITF)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參與網球運動的人口有8718萬人,中國以1992萬人成為全球網球參與人數排名第二的國家,僅次于美國,占全球總網球人口的22.9%。同時,中國網球場的數量也為全球第二,達49767片。
廣東省網球協(xié)會秘書長黃華文感觸特別深,網球在廣東本來群眾基礎就不錯,這一年內熱度提升尤其大。廣東省網球協(xié)會在過去的4年間,與香港賽馬會合作,面向大灣區(qū)6歲至9歲的網球零基礎兒童提供培訓計劃,至今已超3000人。每年都在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qū)青少年網球排名賽,今年已經舉辦了5站,廣州站的報名人數就超過了1000人?!皬V東省的青少年和群體網球發(fā)展很好,而廣州特別是南沙、黃埔和越秀區(qū)的網球發(fā)展速度就很快?!秉S華文表示,南沙依托賽事在網球群眾推廣上做得相當出色。
球員參與線下推廣活動。廣網組委會供圖
今年10月底,一場場公益網球課堂在南沙國際網球中心上演,張帥、徐一璠、意大利選手安吉莉卡·莫拉特利等廣網參賽球員與來自廣州學校的孩子們一起享受網球的樂趣。張帥感慨地說:“我能看出網球在廣州、在廣東都是非常熱門的,包括今天和小朋友們做的這個活動,各個年齡組都會有很多未來的冠軍。”
“我是廣州人,每年廣網都會去看,從看臺到球場,廣網見證了我的一路成長。”廣東球員劉樂怡小時候還在廣網看張帥比賽,現(xiàn)在已經能在職業(yè)賽場上和對方交手。
廣網賽事總監(jiān)、鈞泰體育董事長邱燕山介紹:“我們在引進賽事的同時,也在不斷培育本地市場,全年舉辦包括廣網、ATP挑戰(zhàn)賽等國際國內職業(yè)賽事、全國性和區(qū)域性的青少年賽事,創(chuàng)建國際化的網球培訓機構鈞泰國際網球學院,多舉措推動網球發(fā)展,同時像呵護小孩一樣去關心它每一步的成長?!?/p>
南沙幼兒園的小朋友平時就可以接觸到網球。廣網組委會供圖
網球運動的高質量發(fā)展,重在人才,未來在
據廣州一位資深網球從業(yè)者透露,從2001年九運會后,廣州便開始舉辦中小學生的網球賽事,且每年的報名人數都在增加,今年“市長杯”中小學生網球公開賽報名還沒有結束,報名人數已比去年超出200多人。就在10月底結束的廣州市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比賽也有超過30個俱樂部、近400人參賽,“由此可見,目前在廣州網球的發(fā)展中,社會力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整體普及面相當廣”。
歷經20年,廣網深入區(qū)域、輻射城市,普及一項網球運動、推廣一地文旅融合,真正普惠于民、扎根做著實事。網球是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的一個項目,廣州以廣網為抓手,趁熱進一步擦亮網球城市名片,正在大道上闊步前行。
采寫:南方+記者 王芳
策劃:鐘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