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8日上午,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上課鈴聲一響,該校聽障部高一(2)班的黑板上方立馬亮起紅色提示燈,學生們看到后,紛紛停止玩鬧,坐在座位上等待數(shù)學老師宋利芳授課。
“同學們,這個4000千克等于多少噸?”上課時,宋利芳一邊口里描述著質量單位換算的要點,一邊用手快速地比劃著手語“翻譯”。她所教的班級只有5名學生,雖然學生們都聽不見,但她依舊大聲講課。
正在給學生上課的宋利芳。
“以前很多人以為我的課堂是‘無聲’的,其實不是,我希望學生們通過觀察我說話時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更好地理解我要表達的意思,同時也鼓勵他們大膽開口學說話?!彼卫颊f,特殊教育面對的是一群聽力或視力等有殘疾的孩子,需要教師有更多的愛心、耐心去對待。所以她平時不僅要花心思指導每一位孩子的學習,更要教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力求讓學生們學到知識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交談間,宋利芳拿出了一本微微泛黃的相冊與記者分享,相冊里都是她從2003年擔任特教教師以來跟學生們的合照?!斑@位去汽修廠上班了,這位考上大學了,這位早早地就想輟學,我當時打電話跟他父母溝通了好多次……”看著照片,回憶起從教生涯的點點滴滴,宋利芳很是感慨?!拔乙怀錾鐣彤斕亟汤蠋?,沒想到一晃18年過去了,雖然我的青春都獻給了特教,但一點都不后悔!”她說。也許許多學生直到畢業(yè)都無法說出一句清晰的“老師好”,但看到她耐心教導的孩子們走出校門后能更加體面地學習與生活,便覺得一切辛勞都值得了。
人物簡介:
宋利芳,現(xiàn)任梅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從事特殊教育18年,曾被評為“梅州市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梅州市教學工作先進教師”“梅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優(yōu)秀班主任”等。
圖文/梅州日報記者:吳海清
編輯:楊喬穎